【健康科普】认识息肉,早诊断早治疗

发表于:2023-08-04  阅读人次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健康科普 >> 信息内容

息肉粘膜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  也可以是腺瘤或错构瘤。主要见于大肠(结肠和直肠),而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比较少见。大肠息肉可以是单个发生,也可以是几个、几十个或者更多发生,多数有蒂,少数是广基的。大多数病例常常没有引人注意的症状,仅在肠镜检查偶然发现。肠道息肉比较常见,其发生率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男性稍多于女性。部分病人可有便血、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息肉大部分为良性,肠镜高频电切后,预后良好,但应注意尚可复发,部分息肉可以恶变,应及早做局部肠段切除。


 

常见的大肠息肉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儿童性息肉、腺瘤、乳头状腺瘤。此外,也常见于家族性息肉病和珀茨-杰格斯二氏综合征等。

1、增生性息肉在大肠中较为常见,发生原因不明,多出现于中年以后,绝大多数表现为在粘膜表面上呈丘状或半圆形隆起,一般较小,直径约0.5cm左右。常为多个。病理结构为粘膜肥厚增生。临床上可无症状,多是在做内窥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这种息肉不会癌变,故不需处理。

2、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大肠粘膜的溃疡在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粘膜下水肿,使正常粘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息肉一般都较小,细长弯曲,形状不规则,一端游离或两端附着在肠壁上而中间悬空,呈桥样。常是多发,临床上表现为便血或粘液稀便,结合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历史,通过结肠镜检查,比较容易诊断。治疗主要是控制原发病变,关于炎性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现如今尚难结论,但在临床上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并发大肠癌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病程愈长,癌的发生率亦愈高。

3、儿童型息肉主要发生在儿童,多数在10岁以下,以5岁左右最为常见,其中男孩多见。成年人较少见。这说明这种息肉可以自行脱落。息肉主要发生直肠和乙状结肠下端,一般为单发,若为多发,亦不超过3~4个。息肉呈球形,直径大多数不超过1cm。病理上为错钩瘤。由于息肉质地较脆,富有血管,所以大便带血或便后滴鲜血是本病的主要表现。这种息肉不会癌变,在治疗上可以通过肠镜切除。

4、腺瘤是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多见于各种腺性器官及黏膜等处,多呈圆形和结节状,常有完整包膜。腺瘤呈外突性生长,在腔内悬垂呈息肉状,称息肉样腺瘤。外形似乳头状或绒毛状者,称乳头状腺瘤或绒毛状腺瘤。由其分泌物淤积扩张成囊的腺瘤称囊腺瘤。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可分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囊腺上皮高度增生,形成多数乳头突起于囊内者称乳头状囊腺瘤。腺腔增生为主,间质增生少者,称单纯性腺瘤。腺腔和间质同样增生者,称为纤维腺瘤,镜下可见腺体增多,腺腔大小形状不等,失去正常的腺体和排出管关系,有些可癌变,可行肠镜下治疗。

5、绒毛状腺瘤,容易发生癌变。这种腺瘤约占大肠息肉的4~10%,多见于老年人,很少在40岁以下发生,平均年龄超过60岁。男性多于女性,约90%的病例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瘤体较大,大多数为广基,表面呈紫色绒毛或丝绒状。通过结肠镜检查,比较容易被发现。治疗上一般主张手术摘除。若有恶变,应及早做局部肠段切除。

6、家族性息肉病,遗传性多发性息肉。一种较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受累者的子女有50%可能同样得病。性别差别不大。息肉常在10岁以后出现,一般不会超过40岁。息肉的发生仅局限于结肠和直肠。呈多发性。为肿瘤样息肉,最终将发生癌变。临床表现为便血、腹泻、消瘦等症状。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病变的结肠及直肠。

检查

肠镜检查常可见单个、有时多个红色带蒂或广基息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触之质软,易出血。

治疗

1、大的息肉样腺瘤主要是在肠镜下用圈套器电灼切除。无蒂小息肉也可直接电灼烧除

2、炎性息肉及青少年型息、肉等错构瘤有症状的可经结肠镜切除,预后甚佳。

3、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多为腺瘤样,易癌变,多主张做结肠段切除。